溫熱論

溫熱論
葉天士

1.溫邪上受,首先犯肺,逆傳心包,肺主氣屬衛,心主血屬營,辨衛氣營血雖與傷寒同,若論治法,則與傷寒大異也。
2.蓋傷寒之邪,留戀在表,然後化熱入裏,溫邪則熱變最速,未傳心包,邪尚在肺,肺主氣,其合皮毛,故云在表,初用辛涼輕劑,挾風則加入薄荷、牛蒡之屬,挾溼加蘆根、滑石之流,或透風於熱外,或滲溼於熱下,不與熱相搏,勢必孤矣。
3.不爾風挾溫熱而燥生,清竅必乾,謂水主之氣,不能上榮,兩陽相劫也,溼與溫合,蒸鬱而蒙蔽於上,清竅為之壅塞,濁邪害清也,其病有類傷寒,其驗之之法,傷寒多有變證,溫熱雖久,在一經不移,以此為辨。
4.前言辛涼散風,甘淡驅溼,若病仍不解,是漸欲入營也,營分受熱,則血液受劫,心神不安,夜甚無寐,或斑點隱隱,即撤去氣藥,如從風熱陷入者,用犀角、竹葉之屬,如從溼熱陷入者,犀角、花露之品,參入涼血清熱方中,若加煩躁,大便不通,金汁亦可加入,老年或平素有寒者,以人中黃代之,急急透斑為要。

濕熱條辨

濕熱條辨
薜雪

(1)濕熱證,始惡寒,後但熱不寒,汗出胸痞,舌白,口渴不引飲。

(2)濕熱證,惡寒無汗,身重頭痛,濕在表分。宜藿香、香薷、羌活、蒼術皮、薄荷、牛蒡子等味。頭不痛者,去羌活。

(3)濕熱證,惡寒發熱,身重關節疼痛,濕在肌肉,不為汗解。宜滑石、大豆黃卷、茯苓皮、蒼術皮、藿香葉、鮮荷葉、白通草、桔梗等味。不惡寒者,去蒼術皮。

(4)濕熱證,三四日即口噤,四肢牽引拘急,甚則角弓反張,此濕熱侵入經絡脈隧中。宜鮮地龍、秦艽、威靈仙、滑石、蒼耳子、絲瓜絡、海風藤、酒炒黃連等味。

(5)濕熱證,壯熱口渴,舌黃或焦紅,發痙,神昏譫語或笑,邪灼心包,營血已耗。宜犀角、羚羊角、連翹、生地、玄參、鉤藤、銀花露、鮮菖蒲、至寶丹等味。

西溪書屋夜話錄 治肝卅法

西溪書屋夜話錄 治肝卅法 
王旭高

肝氣、肝風、肝火,三者同出異名。其中侮脾乘胃,沖心犯肺,挾寒挾痰,本虛標實,種種不同,故肝病最雜而治法最廣,姑錄大略於下。
肝氣證治 一法曰:疏肝理氣。如肝氣自鬱於本經,兩脅氣脹或痛者,宜疏肝,香附、郁金、蘇梗、青皮、橘葉之屬。兼寒,加吳萸;兼熱,加丹皮、山梔;兼痰,加半夏、茯苓。 一法曰:疏肝通絡。如疏肝不應,營氣痺窒,絡脈瘀阻,兼通血絡,如旋復、新絳、歸須、桃仁、澤蘭葉等。 一法曰:柔肝。如肝氣脹甚,疏之更甚者,當柔肝,當歸、杞子、柏子仁、牛膝。兼熱,加天冬、生地;兼寒,加蓯蓉、肉桂。 一法曰:緩肝。如肝氣甚而中氣虛者,當緩肝,炙草、白芍、大棗、橘餅、淮小麥。 一法曰:培土洩木。肝氣乘脾,脘腹脹痛,六君子湯加吳茱萸、白芍、木香。即培土洩木之法也。(溫中疏木,黃玉楸慣用此法。) 一法曰:洩肝和胃。肝氣乘胃,(即肝木乘土)脘痛嘔酸,二陳加左金丸,或白蔻、金鈴子。即洩肝和胃之法也。 一法曰:洩肝。如肝氣上衝於心,熱厥心痛,宜洩肝,金鈴、延胡、吳萸、川連。兼寒,去川連,加椒、桂;寒熱俱有者,仍入川連,或再加白芍。蓋苦、辛、酸三者,為洩肝之主法也。 一法曰:抑肝。肝氣上衝於肺,猝得脅痛,暴上氣而喘,宜抑肝,如吳萸汁炒桑皮、蘇梗、杏仁、橘紅之屬。 一法曰:散肝。「木郁則達之」,逍遙散是也。「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」,即散肝是也。

六經氣化學說解說

六經辨證解
蔡智夫

傷寒論一書中有兩大辨證法:六經辨證與方證法。這兩個重要的發明,令傷寒論由普通的方劑書,昇華為辨證論治的典範著作,亦確立了後世中醫診治的方式。過了兩千年,六經辨證和方證法兩大法門,至今仍為中醫師們頻繁使用。當中方證法較為直觀,少有理論或用法上的分歧。而六經辨證則較為複雜,歷代諸家的演繹五花百門,甚至繁亂雜錯,有六經經絡學說、六經六病學說、六經八綱學說、六經氣化學說等等。百花齊放,雖為學術上之美事,然莫衷一是。對初學者未免眼花撩亂,無所適從。筆者以多年來就條文與臨床上的研究,在此提出六經辨證的個人見解,一來供初學有一較易入門的門階,二來修正和整合歷來各家的觀點,使六經辨證的理論層面更為完整,讓臨床使用者思考更為全面。筆者認為,在六經諸說中,以六經氣化學說較為全面。故下以六經氣化學說為基礎,綜合六經經絡學說、六經八綱學說,提出新的六經模型。